武安之窗

标题: 白沙,乡愁与史诗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0-11-23 11:31
标题: 白沙,乡愁与史诗

地名记

白沙再普通不过,坐标在武安市东南15公里处。东与邯郸城区赵王城遗址公园遥遥相望,北为火焰山,南为双山,西为鼓山,三面环山,稳坐太行山余脉的盆地当中。
  相传明朝正德年间,即公元1520年,有王氏二兄弟最早在此开荒,居住下来。
  如此,白沙村仅有五百年历史。
  后来,万历年间,又有张氏、赵氏、李氏、侯氏、翟氏陆续迁入。有了人的气息,地名、村名才有了生机。
  一百多年改朝换代,在康熙盛世里,武安县志才开始有了以“白岔”二字为村名的记载。时间定格于公元1662年。
  “岔”,是村民依据自己所处地理特点而命名。但“岔”在中国汉语里,并非吉语,故而有人将“岔”改为了“沙”,一是符合村北砂石岗的特点,二是应了村民对水的渴念。
  “砂石岗”和“水”,是白沙人的命门。
  白沙村从此开始了直到今天的繁衍不息,跋涉不止。


饥荒记

 土地是赖以生存的根本。
  而白沙,直到解放初期,土地还不足80亩,农业“靠天收”。
  1960年,白沙大旱,农历七月末,庄稼旱死,多数人挖野菜,扒树皮,吃花柴皮,甚至挖干子土充饥,死、病二百人。
  让老辈子人难以忘怀的是,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村民还天天啃玉米面掺着红薯叶、萝卜缨子的菜窝头。条件差的,连菜窝头也吃不上,只能吃糠窝窝。跟锯末一样的糠窝窝,成为一代白沙人难以下咽的记忆。
  村民们用水受到限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村里打出的第一口井之前,村民吃水要到村东地势较低的后河沟担水。说是后河沟,根本就没有河,是人工挖的小水井。从村里到后河沟,要走二里地,再过一个150米的长山坡,方能人抬肩挑,将水弄到家里。去晚的人,有时候连黄泥水也刮不到,只能空桶而归。偶遇雨天,家里的锅碗瓢盆都用上了,就连水里飘着的草根和羊屎蛋子,都不嫌弃,留下来当作宝贝。然而白沙,又常常十年九旱,背井离乡的村民此时不得不出去讨口饭吃。吃水爬井坡,做饭烧柴禾,糠菜半年粮,红薯是主粮,这是当年白沙村的真实写照。
  宋·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迫)……”如果没有饥寒交迫,人不能没有尊严,如同盗贼,四处乞讨。
  白沙村人穷,穷得没志气,穷得连鸟也不愿意飞过白沙。
  白沙人的眼里,是漫山遍野的石头蛋,是旱得冒烟的火焰山。


创业记

 时间以什么结绳,结绳为生命的惊蛰,还为故土的乡愁?
  是的,白沙在春天的惊蛰中苏醒,以乡愁结绳,让勇气驱走贫穷,为生命换回尊严。
  白沙人苦苦追寻着生存的出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抚过白沙村,村里建起了麦芽厂、啤酒厂、石灰厂、石料厂……企业起起落落,都被市场大潮淹没了。
  最终,竟然是火焰山,竟然是那漫山遍野的石头!让白沙人在人世间站立起来。
  改革的大潮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各项建设蓬勃兴起,石料成为热门行业。
  白沙不缺的就是石头,靠山吃山,可谓天无绝人之路。火焰山是白沙村的福祉,石头是白沙人的金元宝。
  当一个个石料厂陆续建起,白沙人甩开膀子脱贫的机会到了!日夜轰鸣的机器声是白沙人最亢奋和优美动听的旋律。
  白沙人的世界里,除了铁锹、耧耙、种子,还多了粉碎机、传送带、大卡车。
  每个人和每个企业的气势,都锐不可当。从生产到管理,从调控到销售,从回收到核算,每一个环节,都靠细则约束,制度管控。
  白手起家,摸着石头过河,白沙人就是这么干的。祖辈人不曾做到,他们做到了。
  十多年来,白沙石料资源企业的产品和声誉名震冀南。同时也造就了白沙人的胆略和见识,智慧和勇气,这帮泥腿子靠吃苦耐劳、敢打敢拼,闯进了滚滚大潮,开辟了崭新天地。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这早在2003年的白沙村,就已经被历史检验,并获得成功。
  白沙人彻底摆脱了贫穷和落后。
  从一无所有到怀揣千万,乃至亿元,白沙人尽情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们泥水伴着汗水,不满足,不停步。步子迈得大一些,再大一些。年年上新项目,滚动式发展,截至今天,农业园区,酒厂,淀粉生产线,机制砖厂……其中投资2.5亿多元建成全封闭、环保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白沙建材厂和高活性氧化钙厂,成为全市生产规模最大、环保设备最好、产品质量一流的基础建材生产基地。白沙村30多家村办企业成为了白沙村的支柱产业。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白沙人的与众不同,那就是他们从来没有摆脱“集体”这两个字,自始至终,都是在集体经济中壮大自身,致富成长。直到现在,依旧是集体这个“龙头老大”,带着白沙人在奔跑,在腾飞,在奔小康。
  截至今天,白沙村集体收入突破了20亿元。


家园记

 白沙的祖先们再也想不到500年后,他们的子孙会过上如此富庶的生活。
  家园随之华丽转身,惊艳蝶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村庄消失了,从青兰高速遥望白沙,一座山底小村出现在视野里,整齐的楼房,白色或淡黄色的墙壁,红色的屋顶,清晰可见,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
  村庄打了300米的深井,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是周边第一个用上自来水的村庄。除了饮用,还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和农业建设。
  村民分别拥有了自己的新住宅,告别煤球时代,迎来天然气时代。做饭、洗澡,取暖,只要轻轻打开开关,就能实现。新民居宽敞明亮,实用大方。村民和城市人一样,所有的生活问题,在自家的楼房里都能解决。通讯的引进,让白沙人与外界有了更多的联络。
  其实从家园建设实施之初,白沙便高起点设计,本着环保、科学、实用的原则,将家园建设得更美。
  落后、低矮的小房小道变成了整齐、有序、笔直的楼宇大道。在三横、六纵的道路之间,分布着村委会、民居、超市、医院、学校、银行、老年公寓、影视城、通讯、大剧院、派出所、幼儿园、体育中心、干部培训基地、民兵基地等,俨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精致的城区。而周边的公园、庙宇、戏楼、门楼、湖水,也为白沙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春花灿烂,夏树成荫,秋云高挂,冬雪静谧。白沙在四季变换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做白沙人真的很幸福。乡亲们不用花钱买肉、买米、买油,连牛奶和蔬菜都是**领来。村民们有了各自的养老保险,六、七十岁的老人们待遇更好,吃的用的医的,不再担心自己的医疗和养老问题。
  村民们都笑了,那是发自内心的笑颜。这,才是家园的模样。


文化记

 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谈何文化?
  今天不同。白沙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不自觉地积淀和培育着自己的文化根脉。他们把文化渗透在山村建设中,根植在村民的行动里。
  墙壁上,广场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浮雕、铜雕的形式,让人真切触摸和无声渗透。
  从农耕文明到科技发展,从仁爱文化到孝徳观念,从革命历程到红色文化,白沙人对文化的渴望和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文化广场上,牛玉儒、任长霞、孔繁森、王进喜、焦裕禄、雷锋、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张思德十大时代英雄雕像,是白沙人特别为青少年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大幅雕塑,震撼人心,让我们深刻缅怀到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点点滴滴,用情至深,白沙人就是这样的感情浓烈,直抒胸臆,因为他们从苦难中走来,是中国**的英明领导,让他们摆脱了贫困,获得了新生和做人的尊严。
  吃水不忘挖井人。白沙文化在感恩中学会懂得。
  在高达六层的恩泽楼,他们尽心布置了文化展厅,除了红色文化,他们将白沙的未来规划,未来的梦想与中国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白沙,一个扎根在太行大地的乡村,用最崇敬的礼仪向祖国献礼,向母亲表达它朴素的敬畏之心。


名人记

白沙的今天应该记住一个人——侯二河。
  这个吃糠咽菜、靠村民救济长大的孩子,谁也没有想到,他未来是白沙从贫穷走向富裕的领头雁。
  现年67岁的这位老人,从28岁始出任村支书起,在近40年的政治生涯中,从未离开过白沙,将来也是。
  白沙人忘不了,侯二河在1982年正式接任白沙村党支部书记时有多难。一个放羊娃,要改变全村人的命运,在有些人看来就是白日做梦。在他主持会议时,还故意使他下不了台。他到老支书万清坟前痛哭流涕。
  白沙人忘不了,侯二河如何硬铮铮地站出来,带领白沙人搞企业,夙兴夜寐,不知疲倦,让村集体经济一点点好起来,度过难关。
  是他领导的班子,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一整套集体统一经营和承包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既顺应了发展要求,又保全了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荒山野岭辟出了一条新路,一条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家家脱贫致富的新路。
  近40年来,白沙村创办的“一厂、一社、一园区”8个公司的集体企业里,无不包含着他的心血和汗水,正是靠这些集体企业,白沙村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然而,在这些年一步步的发展中,有谁了解到他的艰辛?上百万的借款,无中生有的诬告,都没有令这位有钢铁意志般的村支书退却,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叫全村人不吃糠,不挨饿,不受冻,都过上好时光。”这样朴素的理想,闪着光芒,他不但成功了,而且让他的父老乡亲们过上了从温饱走上富裕的好日子。
  如何确保创业成果,侯二河心里十分清楚,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的发展,而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党支部的领头羊作用。为此,他对干部提出了“六不准”——要求村“两委”成员不准经商办企业,不准在企业入股分红,不准承包村里工程项目,不准任人唯亲安排子女担任企业一把手,不准利用公车办私事,享受福利不准高于村民标准。更为珍贵的是,白沙在自己的实践中,创造了首个中国“一制三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新举措,“一制”指的是农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三化”分别指的是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和民主监督程序化。“一制三化”体现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较好地解决了“权怎么用、人怎么管、事怎么办”问题。白沙村写进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历史篇章,为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村民富了,但侯二河并没有骄傲自大。他很谦卑,特别是对村里的老人,总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40年来,他和共和国的乡村同成长。他亲历了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下的侯二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农民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甘洒热血报家国,无私奉献一身情。尽管当年的青丝已变白发,但侯二河的精气神儿依旧不减当年,日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因为白沙,一直就在他的心里。
  他自己也说,我永远是白沙的儿子。


当代记

 白沙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
  侯二河书记说,是红船精神凝聚了白沙发展的力量。
  红船,昭示着时代的高度,发展的方向,奋进的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70年来,它被白沙人视为灯塔,一直激励和鼓舞白沙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白沙以巨椽之笔,为历史赋新说,将世道重彩绘,在产业强村、富民强村、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改善民生福祉上,始终走在前列当标杆,干在实处谋发展,以奋勇争先、担当作为、开拓进取的白沙精神,发展成具有时代特征、武安特色、白沙特点的乡村振兴新模式。白沙从一个吃糠咽菜、一穷二白的小山村,最终绽放为中国大地最幸福的美丽乡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幸福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200多项国家、省、市各类荣誉称号。
  白沙艰苦创业、奋力开拓、锐意拼搏的创业历程,是中国农村农业发展和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真实写照,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先进范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生动印证。
  细细回味,白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乡村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小康村典范,是白沙精神而为。“白沙精神”是他们攻坚克难、奋勇开拓的发展之本;是白沙转型发展、迈向更高的动力之源,更是白沙日积月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新武安之际,总结“白沙精神”,弘扬“白沙精神”,引领武安更好发展、不断前行,激励基层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推动武安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随着中国梦的启航,白沙又站在新的起点、踏上了新的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个以工业反哺农业,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新白沙,让理想照进了现实。集生态环保、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特色娱乐为一体的魅力白沙,将诗意地呈现人人心里的乡愁,宏大地叙述乡村振兴的史诗。
  相信超越白沙精神创造的这一天,很快就会来到。







欢迎光临 武安之窗 (http://bbs.wa86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