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之窗
标题:
【“磅礴力量”典型工作报告会】市教体局:我们一起向未来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2-2-26 15:30
标题:
【“磅礴力量”典型工作报告会】市教体局:我们一起向未来
2月16日下午
磅礴力量——武安市深入推进
“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
暨“转提比作”解放思想
典型工作报告会召开
会上10个优秀团队代表
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笃实的情感
为我们回顾和讲述了
2021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在各项重点工作中
立足岗位、担当奉献
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感人故事
今天
小编带您重温
市第十中学校长连军强
市第一中学教师孙琳
管陶乡磨盘峧教学点教师刘天珍
活水乡楼上小学教师贺美荣
作的题为《我们一起向未来》报告
2.png
(318.32 KB, 下载次数: 45)
下载附件
2022-2-26 15:30 上传
阳光下,花儿在绽放;春风里,桃李正芬芳。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体教体人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筑梦育才的实践中,稳中求进,创新求变,开创了武安教体发展的新时代。高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中考稳居邯郸前列,职教对口升学连续21年蝉联全省第一……武安教体人用邯郸市综合考核第一的成绩,交上了一份优异答卷。
成绩的取得,源自于教体局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谋篇布局、拼搏奋进,用忠诚与担当、责任与奉献、执着与坚守,汇聚成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他们爱岗敬业,以校为家;他们辛勤耕耘,汗洒讲台;他们扎根山区,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撑起了教育的一片天。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忠诚与担当
我是十中校长连军强。
上任之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教体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体发展,全力做好全系统699所学校(幼儿园)、7个自建小区、223个门店的防控任务,有力保障了全市四分之一人口的安全健康。和兄弟学校一起,我们开通了“网课”,老师们线上授课、辅导,孩子们线上听课、提交作业,一路陪伴,73天坚持,确保全市15.8万学子停课不停学。学生居家学习期间,为给孩子们鼓劲,我用4天的时间,为毕业班1700名孩子发去了鼓励的短信。复课后,又利用校园广播,连续84天,进行励志晨训,并辑印成册,送给学生珍藏。孩子们高兴极了,亲切地称我为“强哥”。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群好校长,就是一方好教育。为抓好校长这个关键少数,市教体局强力推行校长听任课制度,400余名正副校长、园长走上讲台,与老师们并肩战斗。331名校长、112名幼儿园园长走进赛场、同场PK,举行业务大比武:校长全员述职,公开竞聘上岗,年度绩效考核,一系列举措破难题,出实招,见真章,激活了校长队伍的一池春水。
如果说校长是一条小溪,那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如果说校长是一束阳光,就要照亮前路,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把担当扛在肩上,把忠诚植于心中,这是武安校长向全市父老的庄严承诺。
老师,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是哺育幼苗的园丁。选择了教师,就会甘为人梯,为学生搭建起通往成功的道路;选择了教师,就会勇于攀登,帮助学生创造幸福的人生。
责任与奉献
幼儿:“妈妈,你今天可以不去上课吗?”“妈妈,我不要做你的孩子,我要做你的学生,这样就能天天见到你了!”
教师:“无数次面对孩子的期盼,身为高中教师的我,只能在心里说声‘对不起’。”
我叫孙琳。2010年,从市第一中学毕业,时隔七年,又以教师的身份再次回到母校!
人间万事出艰辛,高中老师,朝五晚十一,我曾想过退缩,可看到同事发烧到39度,坚持走上讲台时;即将临盆的女教师,爬楼盯自习时;马上退休的老教师,步履蹒跚地走向教室时;还有我身边的那群可爱的学生,亲切的喊我“琳姐”时,我的内心告诉我,一定不负“人民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都说父母的爱最无私,可和学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教师们,却可以把许多别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大家知道一扇门的厚度吗?门里是为学生进行晚辅导的妈妈,门外是无人照顾的孩子,一扇门,隔开的是母子之间的亲情,割舍不断的是师生间的那份大爱。三年练习作业,那是攀登书山的高度;用过的红蓝笔芯,那是丈量人生的距离。在我身边有许多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为学生操碎了心的教师。张淑芳老师,腰椎间盘突出,忍着疼痛跪在凳子上为同学们上课。李金良老师,教学38年,担任班主任38年,从青丝到白发,甚至母亲的去世,都没能来得及在身边。
追随榜样的脚步,我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大爱无形化于生活琐碎,万般滋味,皆是幸福!
三尺讲台,十数书桌,平凡之事,岁月蹉跎。教师的爱更像那涓涓细流,锲而不舍。如果教育有情怀,那一定是爱的温度;如果未来有期望,那一定是团队的力量。
幼儿:“妈妈,我画了一幅画,名字叫‘我的妈妈是老师’!”
女教师:“宝贝画的真好!谢谢你!”
幼儿:“妈妈,我不生气了。爸爸说,你不能陪我,是因为肩膀上扛着重重的东西,叫‘责任’。”
为了山里孩子,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奉献了最美的芳华。每一处山峦,都镌刻着奔波的足迹;每一间教室,都洒落下育人的汗水。就像扎根大山的黄连树,虽经历风雨,却依然挺拔。
执着与坚守
我叫刘天珍,是管陶乡磨盘峧教学点的一名普通教师。
这是个只有我一个人的教学点。像这样的教学点,全市有200多个。
1996年,我师范毕业就来到磨盘峧,教学点大多是留守儿童,没人照顾,年龄又小,我给他们洗衣服、洗头,他们都叫我“老师爸爸”。可面对家人,我却满心愧疚。因工作需要,我和妻子两地分居,父亲身体残疾,母亲瘫痪在床,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妻子柔弱的肩上。孩子学校写作文《我的爸爸》,其他孩子写的是“快乐的爸爸、幸福的爸爸”。我女儿却这样写道,“你是一个狠心的爸爸,别的孩子有爸爸来接,有爸爸陪着玩。爸爸,您为了您的学生就这么忙吗?我多希望你多陪陪我!爸爸我恨你。”
可我知道,接受教育,是山里孩子改变人生的最好途径,辛苦我一个人,总比愚昧一代人要强。怀抱这一信念,我在这里一待就是26年。
虽是偏远教学点,可我始终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去年,教体局组织教师基本功测试,全员参与,人人过关。我练习的同时,也把训练带入了课堂。每天一张硬笔书法,一段诗文朗诵,和孩子们一起进步、共同成长。只有一个教师的教学点,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同样精彩!
26年来,磨盘峧教学点走出了50多名大学生,这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我愿继续守在这里,为我的孩子们照亮未来!
我叫贺美荣,是活水乡楼上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2000年师范毕业时,我放弃留城机会,申请到偏远的楼上小学任教,担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转眼已经22年。
在我心中,教育是最高尚的,家乡是最美的,我想把全部奉献给家乡、奉献给山里的孩子。我和爱人志同道合,同一年参加工作,同一所学校任教。我以为会一直这么幸福着。可新婚不久,爱人旧病复发,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这一病就是二十多年,脊柱变形,驼背严重,脖子僵硬不能转动,脚抬不起三寸,手举不过肩头。黑板上的每一次板书对他来说都是一次磨难,一手扶着墙壁一手撑着腿,咬牙猛一用力登上讲台,在胸前艰难板书,然后翘起脚尖,身体后仰面带微笑,注视着讲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就这样,他一站就是22年。
记得2010年秋季刚开学,爱人眼部突然疼痛难忍,一个人在床上打滚痛哭。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七尺男儿哭得那么痛,我的心痛如刀绞。公公护送爱人到医院急诊,医生告知:爱人得的是急性虹膜炎,再晚来一个小时,右眼就保不住了!现在眼睛虽然保住了,但视力严重受损再也恢复不到从前了。那时的我正站在讲台,因路途遥远寻车不便,不能及时送爱人就医而追悔莫及,又因不舍两个班的孩子,不能陪伴爱人身旁悉心照顾而内心煎熬。爱人却安慰我说:“没事,老天还得留着我的眼睛,继续给孩子们上课呢!”
2021年,是乡村学校变化很大的一年。这一年,市教体局在我们活水乡进行试点,创新总结出“网络+走教”模式,并在全市推广,强力推进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让农村孩子享受到跟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我和孩子们一起唱歌,一起活动,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看着越来越好的教学条件,我和爱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于是,这一年,我们谢绝了市领导调动工作的盛情,选择继续坚守这片我们奉献了青春年华的热土,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加精彩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处在这样一个伟大新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为这个伟大新时代奋斗,是我们的责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安教育人,当以赤诚之心、奔跑之姿,为实现“超千亿”目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
欢迎光临 武安之窗 (http://bbs.wa86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