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之窗
标题:
热爱、奉献、传承!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王新荣的戏曲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3-4-7 17:46
标题:
热爱、奉献、传承!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王新荣的戏曲人生
王新荣,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协会会员,武安市第八届政协常委,李魁元研究院副院长,武安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李魁元入室弟子,主攻青衣、花旦,擅演大家闺秀,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曾担任武安市文化馆馆长,武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她荣获多个全国大奖、省、市大奖。1981年,主演戏曲小品《借钱》荣获全国小戏调演一等奖;1992年,主演戏曲小品《误中情》荣获全国个体劳动者文艺汇演一等奖;2001年,主演落子戏《送闺女》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2007年,主演落子戏《二嘎旦还乡》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群星大奖”和“表演奖”两个奖项;2013年,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评审中荣获“群文之星称号”;2023年,荣获202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非遗传承年度人物榜》十佳年度人物等。
初见王新荣时,她正在她所创办的平调落子传习所里指导学员们戏剧表演动作,一身明丽的衣衫,高高瘦瘦的身形,一张不俗的脸庞,戏曲演员的底蕴在她的举手投足间自然流出。当谈及如何与戏曲结缘时,王新荣打开了话匣子,娓娓道出了她与平调落子的故事。
因为热爱所以甘之如饴
1960年,出生在武安市石洞乡什里店村的王新荣,自幼天真活泼,爱唱爱跳,因7、8岁时看见村里戏剧团舞台上戏曲人物华丽的服饰、生动的表演,从此心里便深埋了一颗“我要当戏曲演员”的种子。“我要学唱戏,当演员”王新荣立刻向家人提出这个想法却得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尽管如此,王新荣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常常在节假日跑到别的村子的戏剧团里学习戏曲演员们的动作、唱腔,坚定着自己成为一名戏曲演员的决心。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新荣的坚持下,高中毕业后成功进入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开始了自己的漫漫戏曲人生路。“我的梦想就是唱戏,不管家中有什么阻挡,我都不会放弃唱戏的梦想。”如今,王新荣说起当时的经历,依然细节生动形象,其情其景历历在目。随后,王新荣在邯郸武安平调落子名家李秀奇、黄培生的培养下,成为了戏剧团演出的领衔主演,并通过优秀的戏曲表演1979年正式成为著名武安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李魁元先生的入室弟子。
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王新荣的勤奋刻苦离不开她对戏曲的热爱,王新荣骨子里有对戏曲的热爱,像“根”更像“魂”,同样这份热爱也为她造就出了精彩绝伦的戏剧舞台。
责任和担当是戏曲艺术
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因对戏曲的热爱,王新荣在这条路上不断突破,凭借着俏丽的扮相、优美的身段和甜润的嗓音,在舞台上成功表演了《吕蒙正赶斋》《对绣鞋》《端花》《三进帐》《打金枝》《借髢髢》《武安人》等50多部剧目。2018年5月,王新荣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平调落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前半辈子学戏唱戏,后半辈子唱戏传承。”王新荣说,当年成为唱戏演员的梦想已经实现,现在作为传承人,让更多人知晓武安平调落子,爱上家乡戏是她的责任和义务。在担任武安市文化馆馆长期间,王新荣常常深入到社区、村镇、单位、旅游景点组织群众文化活动,送戏下乡,展示武安地方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她所带领的武安市文化馆演出队曾被《人民日报》誉为“太行山上的乌兰牧骑”。
为了将平调落子传承好,多年来,王新荣遍访各地平调落子民间老艺人和专家,整理平调落子的有关资料,并先后出版了《武安傩戏》《武安赛戏》《武安平调落子》等文献资料,录制了六十余部传统剧目影像资料、百余段“经典唱腔的录音资料”,挖掘创新了五十余段“武安平调落子经典”普及唱腔、唱词的音像资料,**推向社会,深受各界戏迷朋友喜爱和赞扬。
欢迎光临 武安之窗 (http://bbs.wa86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