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阅读】
时代变迁年味难寻 岁月神偷偷不走人情乡愁
中新社记者 朱峰 癸巳遁隐,甲午奔腾。尽管西历通行于中国已逾百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除夕之夜,高堂居上,子孙团坐。大毛、二狗、三丫、四柱,《一个都不能少》,“让红包飞一会”是长辈切切的祝福。而庄严的祈福仪式,则是对来年《私人订制》的祝愿。如果给中国人的“幸福”一个定义,那这便是。这一刻,《人在囧途》的疲倦、事业不顺的《黄金大劫案》、《致青春》的哀伤……都消失在喜庆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正月初一的早上,你看,迎来新年的人们个个神清气爽,开门纳客,却也《非诚勿扰》,像精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一样精心经营着《社交网络》。这就是春节之于中国人:任《岁月神偷》偷去年华、偷去事业、偷去财富,春节一到,便孕育出新的希冀来。 挂灯笼、贴福字、放鞭炮、看社火;一家老小围坐吃饺子,腾腾热气氤氲出窗外烟花的流光;除夕夜里为初一早晨能穿新衣期盼一宿难以入睡……这些或许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春节的记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情感的寄托、文化的传承。 曾几何时,随着生活的改变,年味变得越来越难以追寻,“累、挤、贵”成了春节的关键词。千辛万苦赶回家,吃喝睡却成为重头戏。人们抱怨记忆里那个单纯美好的春节找不见了,一如电影《岁月神偷》里说的,“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其实,心中只要有情感的牵挂,最美的春节就永远在那里。 放爆竹、看花灯、赶庙会 老年俗成“失落的记忆” “春晚总还在演,新衣服还是会穿,但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好像没有小时候那种兴奋劲儿。”去年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何这样形容他的春节。小何说,小的时候每到春节,就盼着跟大人们放爆竹、看花灯、走亲戚、赶庙会。现在因为空气污染,家乡已经不让放鞭炮,花灯庙会也少了,亲戚朋友间除了饭局牌局似乎也少有其它聚会方式,跟平时差不多。“每年回家跟亲戚朋友的聚会几乎成了例行公事,多的时候甚至一天要赶三四场,有时早饭都会成为一个饭局。一周的假期就在这样的吃喝中度过,除此之外似乎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小何感慨,小时候把亲戚朋友给的压岁钱攒起来买炮竹,跟着大人们在公园的灯会上猜灯谜,五光十色的彩灯映衬着猜中灯谜获得小奖品的人们的笑脸,这些是他对春节记忆最深的片段。如今身在异地工作的他,初五之后基本是在工作中度过,自然少了些过年的感觉。 “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这些带着强烈地域文化色彩的年俗,曾赋予“过年”隆重的仪式感:对于年年有余的期盼、对于来年祈福消灾的向往、对于一年辛苦耕耘的犒劳……传统的年俗给了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如今鞭炮声渐少,庙会变身商业促销平台,住在楼房的年轻人甚至不知灶神为何,这些年俗成了留在记忆中难以再现的影像。 生活形态改变 光阴的故事折射时代变迁 51岁的张阿姨讲述起儿时过年的场景如数家珍。她说,那时“过了腊八就是年”。平时物资稀缺,过年前半个月,家家户户都用自行车往家里运单位分发的白菜、肉蛋这类年货。由于国营商铺春节连续几天不营业,家家户户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就杀鸡炖肉蒸馒头开始“忙年”。平时吃不到,过年期间才会定量供应的花生糖果吃着特别甜,兄弟姐妹们围着餐桌等待父母分发糖果的场景成了格外让人珍惜的回忆,“当年虽然生活条件非常有限,但大家似乎心里都是阳光、快乐的。” 如今,张阿姨的孩子在外地工作,无法提前回家。对于她来说,春节从大年三十才真正开始。单位也早已将实物年货改成了节日补贴,超市春节期间照常营业,不再需要提前储备年货。张阿姨觉得这样过年氛围削减了不少。 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从食物、衣服甚至沐浴中得到快乐。时代变迁,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不再为此而期待过年,也很难通过一年一度的物质享受获得幸福的体验。同时,独生子女家庭一家三口的结构取代了曾经的大家庭,生活中多了房价少了扫尘,多了雾霾少了烟花,在现实的压力与快节奏下,人们疲于奔命疏于体味,年味在一切从简中也慢慢变淡。 新年俗来袭 情感陪护是春节恒久的主题 有专家认为,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中国从农耕文明的安土重迁进入到工业文明的自由迁徙,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随之也在变化。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串友”变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没有祈祷和敬祭的内容,春节失去了些庄严的文化氛围,却正从过去的祈福纳新,转向家庭的团聚、亲情的升华,从物质享受转为精神追求。 跟老公两人都在北京工作的80后姑娘小田今年过年准备和父母一起去泰国旅游。“以前都是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陪着老人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现在爷爷奶奶已经过世,老家里亲戚朋友也少了,不再有非回家过年不可的念想。好不容易有个长假,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田说:“常年在外工作跟父母分隔两地,虽然出门上路人很多,但年还是一定要过的,利用春节陪陪父母,不管在哪,只要跟父母在一起,就有家的感觉。”在离乡生活成为常态的今天,春节已成为维系亲人情感的重要纽带。除了春节,很难再有如此巨大的精神动力将平日天南海北的亲人们团聚在同一个饭桌前。 春运“一票难求”,但归心似箭的游子们还是背着大包小包踏上千里归途,只为一年到头的阖家团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的春运大迁徙,构成了中国人的亲情画卷,也成为国人春节的一道独特的新“年俗”。 中国人对家、对故土有着这样强烈的眷恋,这是民族根深蒂固的、从骨子里涌出的对家的情感。人们抱怨年味儿变淡,恰是心里渴望过年的体现。证明人们对年的需求、对年的情感,仍然存在。如今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 “年味”不在花钱多少,不在吃喝玩乐。“年味”就是大红的“福”字下推开家门时的一个拥抱;“年味”就是全家人围坐餐桌的推杯换盏,是父母满含爱意的唠叨,是孩子在膝下欢快地玩耍;“年味”就是长年在外打工的兄弟在村口相遇时的一个笑脸……“年味”就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对于幸福的憧憬。资料来源:综合人民网、中新网 作者: 冯骥才 赵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