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3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武安融媒”有奖征文】邵慧敏:​一路上有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4 16:4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路上有你
邵慧敏  欣闻《新武安》创刊30周年,当那一句句、一字字的征文启事落入我眼中,就犹如“芝麻开门”的魔力,一下子打开了我思绪的闸门。我与《新武安》30年间的情缘,就像一帧帧经典的电影画面,在我脑海一一浮现——她是开启我文学梦想的钥匙,她是培养我成长的沃土,她更是我一路相伴的良师益友。  大概在有些人的印象里,《新武安》就是那一张张记载着过去的泛黄纸张,墨笔铅印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变得陈旧黯淡。然而在我的眼里,那镶嵌在文眼里的字字珠玑都是岁月的见证,那一页页薄薄的纸张累积起来就是历史的厚重。  我是一名从业25年的档案人,档案人的职业习惯使我珍视每一张有字的载体,尤其是我们武安人自己办的报纸。走进我们的资料库房,枣红色的实木柜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1993——2022年的《新武安》报合订本,翻开那尘封30年的岁月,发现纸墨依旧馨香,依旧能从某个版块儿里找到我留下的青春痕迹。然而岁月不仅是刻在脸上的年轮,也刻下了武安历史变迁中那深深的时代印迹。报纸版面从最初的淡装素裹到今天的科技时代感;图文从最初的简单朴素到今天的丰富多彩;版式从最初的黑白四开到今天的彩色对开,宣传方式由以前的单一渠道到今天的融媒天下……厚厚的《新武安》合订本,浓缩了我们武安三十年来的沧桑巨变,也像一部时代的教科书。  然而,真正让我觉得这些合订本有她的用武之地时,还是在各部门和群众们的一次次查阅利用中。事业单位人员评职称,他们来查找曾经发表过的文章;新闻老兵写回忆录,搬出厚厚的报纸寻找当年记忆;部门举办纪念展览活动,从报纸里找寻每年工作的最闪亮点。一方小小的地方报纸发挥着资政惠民的独特作用,就如我的档案工作,虽平凡,但不可或缺。  在与《新武安》一路同行的日子里,使我成长为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炼,扛得住责任的人。在我参与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着新武安不断前进的步伐,体验着这些年她带给我的启发教育和快乐成就。  在与《新武安》一路同行的日子里,从最初的陌生到熟悉,再到如今的形影不离,她就像是教我知识的万能老师,又像是娓娓道来的知己莫逆,更像是相知相伴的知心爱人,她的内涵、她的阅历、她的颜值,让你永远选择相信并深爱。  在与《新武安》一路同行的日子里,我历经了她改版、停刊、更名、扩版等诸多凤凰涅槃般的历史嬗变,她紧扣时代脉搏,以“服务社会、贴近生活”为理念,在火热的新闻实践中挖掘素材,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尤其是她的副刊“太行花”,更是我们文学爱好者相互交流和成长的园地。  在与《新武安》一路同行的日子里,我有幸得到原报社总编安云老师的提携指导。我发表在《武安市报》的第一篇文章《青春的诗行》,经过安总编的修改并得到编辑老师的一致认可,这鼓足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马文昌、柳林山、郭延昌这三位老师,是我文学创作路上的领路人,他们用自身的才华和品质点亮了我的梦想。得遇良师,如春风化雨,让我坚定地从一名基层的通讯员,成长为一名专职文字工作者;张志芳、张爱君、郝元元、李翠平、郭晓曼,这些美丽的名字下方,都有着一篇篇精彩绝伦的文字。她们都曾是《新武安》的女编辑。然而比名字更美丽的,是她们的文字。从初见她们的文字到和她们成为好朋友,让我不禁赞叹,原来才女的背后都是美女,才女就是这样炼成的;宋晓丽、骈玲玲、李正华、刘占英,这是我一路相随的战友,我们因《新武安》而结识,从只闻其名到组团作战,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囊括了《红色太行杯·党在我心中》征文一二三等奖,《林茂杯·讴歌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征文一二三等奖,实现了团体大满贯。  30岁,我们正青春。如果说传媒事业是永恒的事业,那么30岁正当年的《新武安》就是一轮初升的朝阳。《新武安》,我想对你表白:感谢一路上有你,我和你一如初遇。
  (作者系武安市档案馆副馆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冀ICP备08009218号-1|冀公网安备 13048102000201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0310-5660010  邮箱: 652228135@qq.com

GMT+8, 2024-9-29 11:15 , Processed in 0.091335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