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2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惊奇!惊艳!武安人刻出8米长《清明上河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3 17:0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咱们武安的这幅画虽然不是真迹,但刻制出这样一幅工程浩大的作品,王金磊夫妻费了不少心思和精力,精心创作的8米长《清明上河图》让人们大饱眼福,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见证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
  纯熟的刻纸技法,精深的刀功,实现了民间艺术与中国名画的完美结合,整幅作品场景宏大、刻制精细,他们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中的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驮队、毛驴、街市、茶馆、店铺、码头等景物,以及各种人物的神态,剪裁得形象逼真,跃然纸上,令人啧啧称奇。  初见王金磊,这位善于用刻刀“表达”的手艺人显得有些腼腆。不过,一谈到剪纸,他就神采飞扬,兴奋不已。“每天我们夫妻两个人利用业余时间轮流刻,一天大概要刻八九个小时。有一次,我从晚上下班后一直刻到第二天早上六点,一刻起来就上瘾,根本停不下来。”王金磊笑着说。
 王金磊告诉记者,学习剪纸,源于自己小时候的热爱。2011年,他们夫妻二人专门到江苏系统地学习了剪纸细刻技艺,刻纸是慢工出细活的手艺,需要坐得住、耐得住。这里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制刀、握刀、落刀、走刀、转刀、图案绘制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苦学和反复实践,他们正式踏上了刻纸作品的艺术创作之路。2018年,王金磊还加入了武安民间文艺家协会。一开始,他只能剪巴掌大的窗花,后来随着技艺的纯熟,他能剪一人多高的风景画,到现在王金磊已经完成了600多幅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国家级文物,见到过真品的人很少。我对照着师傅给的图版,仔细琢磨过以后就开始刻了,一开始就是想让我身边的人能看到一幅剪出来的《清明上河图》,现在就想把剪纸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看到咱们民族的瑰宝。”王金磊娓娓道出了自己的创作初心。
  工匠的精神,绣花的功夫,王金磊在刻制巨幅《清明上河图》剪纸的同时,还不断挑战自己,不放过一时空闲,又顺带剪出了《百子图》等其他作品,全身心沉浸在剪纸的世界中。王金磊说,为了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他将十几年来收藏的6千多个剪纸图案赠送给了武安文化馆剪纸部,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剪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冀ICP备08009218号-1|冀公网安备 13048102000201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0310-5660010  邮箱: 652228135@qq.com

GMT+8, 2024-6-27 10:42 , Processed in 0.085216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