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财政局: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15:5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武安经济总量超千亿的关键之年。市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不渝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邯郸市、武安市中心工作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提高站位
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
  市财政局坚持组织常态化学习培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组织召开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员工大会等,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该局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全面开展“争创模范机关、争做优秀党员”行动,顺利完成了党总支升格党委及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
  新征程上,市财政局将继续发挥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牢牢把握财政部门的政治机关定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领悟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基本要求,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矢志不渝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切实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财政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强化“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意识,积极转换“账房先生”的角色定位,跳出财政看财政,跳出财政干财政,自觉站在政治上审视和谋划工作,从全局上想问题、筹资金、抓落实,遇事多算政治账、长远账,少算收支账、眼前账,更加高效合理地配置财政资源,确保中央、省、邯郸市及武安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干在实处
以昂扬的奋斗姿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市财政局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落实中央、省、邯郸市关于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首破800亿元大关,在中郡全国百强榜排名中升至第76名、连续6年保强晋位,首次上榜中小城市研究院全国百强榜单、位居第85名。
  面对疫情、主导行业市场低迷等影响,市财政局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个根本,把工作的发力点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工业强市上,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努力创造公平、高效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集成运用各项财税政策工具,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举措,保持合理支出强度,推动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二十二条”措施发挥更大效益,集中资金资源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数字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财政投入从数量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在支持、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同时,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与财税增收的良性互动。同时,该局向服务要潜力,出台《关于稳住经济的三十条财政政策措施》,真金白银惠企帮企。2022年至今,结合税务部门,实施减税降费约53亿元,惠及3万余家市场主体,其中仅去年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4.5亿元,占邯郸市总量42.21%,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用政府的“苦日子”换企业的“好日子”;争取新增债券资金16.17亿元,为我市疾控中心实验楼、市政设施及老旧街巷提升建设等31个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新征程上,市财政局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保障作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着力把财政资源配置好。做大做优财政“蛋糕”,强化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积极支持青龙山转型升级示范区、南部钢焦产业聚集区、中部生态宜居新城区、东部产城融合创新区、西部文旅康养度假区五大平台经济发展,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邯郸市委市政府、武安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落到实处。二是着力把财政政策落实好。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用好退税减税降费、政府专项债券、政府性融资担保、PPP等政策工具,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经济发展,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提振发展信心。三是深入推动改革创新。围绕建立“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市财政将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针对改革中的重点、难点,精准发力、系统推进,以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找准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补足短板漏洞,不断优化财政管理流程、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加快构建“横向一体化、纵向集中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注重发挥财税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注重引领带动和支持配合其他领域的改革,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合力。
科教为先
以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市财政局始终把支持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2022年至今,全市教育事业支出27.4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91%;拨付各类教育资助资金3613万元,惠及5.2万名贫困学生,为教育人才发展奠定基础。
  新征程上,市财政局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落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取得更大成效。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大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三是支持人才引领驱动。落实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政策资金支持创新团队建设、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冀ICP备08009218号-1|冀公网安备 13048102000201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0310-5660010  邮箱: 652228135@qq.com

GMT+8, 2024-6-17 14:03 , Processed in 0.101073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