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5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北武安小米良种普及率达99%以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米品质达国家一级水平
   
  燕赵都市报讯(通讯员王海波 记者陈正)金秋十月,谷子飘香。有“中国小米之乡”美誉的武安市今年谷子种植面积达到30.2万亩,预计总产9.45万吨。谷子良种普及率达到了99%以上,商品率达到78%以上,小米品质全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水平,基本上实现了订单生产,年销售产值为2.8亿元。
   
  武安是粟的发源地,谷子的故乡。在武安市磁山镇磁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大量粟灰,据考证已有一万多年的种植历史,故武安被誉为“中国小米之乡”和“河北小米之乡”。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授予“武安小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几年,依托河北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该市实施了“国家太行山星火产业带谷子基地建设项目”、“河北省山区杂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示范项目”、“邯郸市百万亩优质谷子提质增效工程”,取得重大成就。
   
  在项目带动下,武安谷子品种得到了更新,主推了优质高产的谷子新品种冀谷19和冀谷31(懒谷3号);小米品质得到提升,武安现推广的小米品种全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形成“六沟五梁六面坡”的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10265亩通过绿色谷子生产基地认证,有机谷子生产基地1274亩;产量稳步增加,全市谷子亩产由几年前的200公斤上升到现在的300公斤,示范方谷子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建成两大年加工能力1.5万吨的小米加工龙头企业,注册了“晶秋”、“磁山粟”、“洺水源”等商标,创出了自己品牌的武安小米,不仅走进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而且飘洋过海远销东南亚;种谷效益大幅提高,旱地谷子亩产值达到千元以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1年,武安市委、市政府把小米产业作为全市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列入《武安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谷子良种补贴未列入国家良种补贴的前提下,本市财政每年都拿出近200万元,进行谷子良种补贴和示范方建设。
编辑:卢伟丽 来源:燕赵都市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10-6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冀ICP备08009218号-1|冀公网安备 13048102000201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0310-5660010  邮箱: 652228135@qq.com

GMT+8, 2025-4-20 15:55 , Processed in 0.091174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