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3+3”工作模式推动残疾人康复服务上水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9: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区康复是近年来在残疾人康复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康复理念,主要是以城市街道或农村乡镇为基地,为残疾人提供就近的康复服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纲要,并提出到2015年要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同时将“积极推进社区康复,把康复服务引入家庭”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近年来,通过国家实施白内障复明、聋儿语训、精神病防治等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和我市出台的康复救助政策,使我市的社区康复实施面不断扩大,基层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受益残疾人不断增多。但是,根据对全市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市仍有近2万名残疾人需要不同的康复服务,因此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残疾人康复工作方式,拓宽康复服务领域,提升康复服务水平,确保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

        2010年新一届残联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作为残联的中心工作来抓,通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明确提出了“建立三大网络、三级联动运作”的“3+3康复工作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龙头带动、全面覆盖的原则,使我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逐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化,残疾人康复数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真正起到“康复一人、解放一家、幸福一方”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服务效果和社会效应。

        一、组织管理网络。(实行“市级+乡级+村级”联动运行)

        为了加强对社区康复工作的领导,市政府调整充实了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市长任组长,成员由残联、民政、卫生、广电等部门主管领导组成,负责对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制定,将社区康复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并提出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具体要求。为强化责任,市政府主管领导与各乡镇主管领导每年签订社区康复工作责任状,明确市、乡两级主管领导分别作为本级第一责任人。

        各乡(镇)成立以主管乡(镇)长为组长,残联、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为组员的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的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资源调查,因地制宜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月、季、年度例会制度,研究解决社区康复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反馈。

        各行政村成立了村级康复服务小组,各村村委主任担任组长,组员由康复协调员、村医、残疾人亲友和小学校长等组成,负责具体落实市、乡两级分配的康复任务,监测反馈本村残疾人生活生产状况,为本村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解决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11年,又制定出台了《武安市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在年的救助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标准,扩大了范围,使残疾人在装配假肢、助听器、矫治手术和自购辅具等方面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经费和白内障复明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的保障,近几年已累计投入康复经费近百万元。

        二、技术指导网络。(实行上级专家+市级医疗机构+乡镇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冀ICP备08009218号-1|冀公网安备 13048102000201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0310-5660010  邮箱: 652228135@qq.com

GMT+8, 2025-4-20 09:47 , Processed in 0.087480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