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更多财力向教育、社保、“三农”、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洒向民生的每一角落。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年就业再就业、基本养老保险、低保等社会保障支出2.25亿元;全市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帮助1798名农民实现了转移就业;农村和城镇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应保尽保;提供公益性岗位442个,培训农村劳动力1287名;全面落实扶贫救灾资金,使弱势群体的生活更加舒心、安心和有信心。ffice ffice" />
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投入4233万元,在保障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的同时,大力推进“校安工程”建设,使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落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使5773名贫困生受益;大力支持冶陶晋冀鲁豫革命纪念馆、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建设,提升了城市品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推进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投入9374万元,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参合率逐年提高,补助标准由80元提高到120元, 24万人次得到医疗补偿,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改革,60岁以上农民领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