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境内有近200座乡村公路桥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桥梁,我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散落在各地的桥梁建起“健康档案”。
武安兰村北洺河大桥全长520米,是钢筋砼连续桥,2002年9月竣工通车。一些装载重货物的大卡车经常从桥上驶过,工程人员在对这架桥进行排查时,对桥梁是否存有裂缝、漏水、倾斜、坍塌等现象细心检查,整理好数据后,记录在桥梁信息数据库备案。
像兰村北洺河这样的桥梁,我市农村公路一共有165座,共计4511.6米,点多、面广,管理任务繁重。为提高养护水平及通行能力,市交通运输局推行了“一桥一档”养护管理及维修加固“一桥一策”的措施,为每一个桥梁外业检测、病害分析、维修建议和内业资料整理等工作,为每一座农路桥梁建立了“健康档案”。
桥梁工程师高有山告诉记者,北洺河大桥始建于明朝,距现在约600多年,经过文化部门鉴定,属于文化遗产,不准拆除,以后在附近修建各种保护设施,供人们参观。
我市还对散落于各地的历史跨度时间长的古桥进行重点保护,让人们在使用和观赏中形成浓厚的古桥文化氛围。通过对古桥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尤其在汛期、冬季、节假日重点加强监控,对检查出的病害进行记录、存档,全面掌握病害情况,及时进行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