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持久战
对我市而言,传统重化工业占很大比重,大气污染防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以调结构推动生产转型、以增绿量促进生态改善,多出管根本、管长远的实招,打好持久战。
一是控制审批环节,推动源头预防。就我市形势看,污染项目是绝对不能再上了,这是底线,也是纪律。一要牢牢控制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新(改)建项目未通过环评、能凭审查的,一律不准开工建设,不得供地供电,不得提供贷款。二要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要实施燃煤总量控制,今后,在全市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耗煤项目,必须建设耗煤项目的要实行煤炭减量替代;新增热源原则上一律采用清洁能源。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退城进区。现在《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已经出台,发改、工信部门拿出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案,加快实施钢铁产业整合重组、减量置换、退城进园。企业要把眼光放长远,算大帐,早作打算,争取主动。同时,要统筹做好水泥、焦炭等行业的总量控制,把淘汰落后、压减产能作为硬指标,坚决执行到位。 三是扩大绿化总量,再造绿美武安。要把植树造林作为一项战略举措长期坚持下去,首先要打好今冬明春10.5万亩绿化攻坚战。全市要以青兰高速、国省干线、荒山荒坡为主攻方向,以东部新区和洺湖新区为主要战场,以专业造林队伍为主要力量,以向上争取和社会投入为主要资金来源,财政提供必要保障,确保今冬明春绿化总量有一个大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