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5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冰糕棍“变”精美古建筑 这个七旬老人不简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12:0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我市北关街有一位张大爷,名叫张小成,今年72岁,他有个不同寻常的爱好,那就是捡冰糕棍。他不是无家可归的拾荒者,他只是一个在实现自己理想的退休职工。自1998年退休后,他便化身一名巧手艺人,利用废弃的冰糕棍“盖房”,来还原家乡古迹旧貌,这个“宏伟理想”一坚持就是二十年。
    一走进张大爷的家中,便看到老人手中正拿着工具在制作艺术品模型,整个空间充满了艺术的气息。看到记者的到来,张大爷便停下手中的活,向记者介绍起他引以为豪的作品。武安舍利塔、诰命坊、棂星门、紫金楼、魁楼……等60余件武安古建筑让记者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张大爷告诉记者,这一件件“古建筑”的制作需要成千上万支冰糕棍,为了收集足够多的冰糕棍,他带着自己的老伴在人多的地方去捡拾地上那些脏的、粘的冰糕棍,时不时会遇到熟人询问他的近况,而路过的陌生人更是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但是有了家人的支持和坚定的内心,张大爷并没有嫌弃,依旧坚持收集着冰糕棍。收集回来的冰糕棍再经过清洗、漂白、蒸煮、消毒、晾晒等多道工序后,成为他制作古建筑模型的原材料。
    有了原材料,张大爷便开始琢磨研究“建筑对象”,在他的作品中,有的是现在还存在的建筑,有的是已经不复存在。为了最大程度的接近建筑古貌,张大爷多次查阅历史资料,并走进胡同巷道,向老人打听历史故事,询问建筑细节,加上自己的记忆,结合现实整修后的模样开始复原。他把收集来的冰糕棍挑选、分类,然后再根据古建筑的特点进行构思、画图、做底框,再把修磨、调形后的冰糕棍小心翼翼地粘上去。有时为了修改细节,他要反复拆装几十遍。对于他来说,用冰糕棍儿“建”古建筑,既是一个复杂的手工制作过程,也是一个了解、学习家乡历史文化的过程。
    近年来,张大爷用冰糕棍“复原”出来的古建筑多次在社区和学校展出,受到了大家喜爱。先后有几十件作品被河北省、邯郸市和我市有关单位收藏,受到文化艺术界的一致赞誉。并被河北省轻工业厅、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会授于河北省民间艺术美术大师称号,他的作品也被称为“环保工艺品”。
    在采访过程中,说起制作古建筑模型的初衷,张大爷心头别有一番滋味。张大爷告诉记者,“在世无名枉作古,留却毫物寄后人”,这是他用冰糕棍制作古建筑模型的动力所在。为了保留家乡的记忆,张大爷从自己五十多件作品中,精心挑选了许多精品捐赠给我市图书馆,来激发更多人的创作灵感,他的理想仿佛也悄然实现了。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冀ICP备08009218号-1|冀公网安备 13048102000201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0310-5660010  邮箱: 652228135@qq.com

GMT+8, 2025-1-15 23:24 , Processed in 0.086409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