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0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邑镇柏林前街的“武安快板”兄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8 12:0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阳邑镇柏林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东街竹马,西街船,前街的快板儿说不完,到了寨上耍大杆。”在柏林前街说快板的风俗由来已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说上两段,这不,有这么一对兄弟,他们在祖辈的熏陶下,也学起了快板,让这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得以薪火相传。
    日前,记者来到柏林前街刘宇轩同学的家里,大老远就听到了清脆有力的竹板声,12岁的刘宇轩、14岁的李鑫喆,他们正在院子里练习武安快板。手拿竹板的这位同学就是李鑫喆,他的姥爷刘更生,生前是柏林前街快板儿队的骨干力量。李鑫喆受姥爷熏陶,打小就爱上了这门传统艺术。
    李鑫喆说:我从小就听姥爷(刘更生)说快板的,我非常喜欢武安快板这门传统艺术。
    李鑫喆妈妈刘艳丽说:他姥爷(刘更生)手把手教鑫喆的,就是想着这是传统文化,想一代一代往下传,俺爸培养我算一个,除了我还3-4人,快板在我们村比较受欢迎。
    经常和李鑫喆搭档表演的是刘宇轩,他是前街快板儿队的另一名骨干力量刘延兵的孙子,他们俩在村里是家喻户晓的快板小明星儿。每逢节假日,他们就到走村串巷,到广场、学校训练、表演。
    刘宇轩说:我和李鑫喆从小受我爷爷和李鑫哲姥爷的影响,使我们爱上了说快板,然后我们每当过节的时候就去表演,收到乡亲们和小朋友的喜爱,然后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据柏林前街村史记载,快板儿在这个村至少有120年的历史了,人们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下来。
    刘延兵说:俺和刘更生本生就是邻居,刘更生说这个快板的时候,我还上学呢,我就跟捏学,后来我才开始自己编,跟捏一块演,这个快板需要不断的更新编写,都是我跟刘更生一起整理,他在的时候,这个快板都是在他那里存着呢。
    翻开刘更生生前整理的稿本现在已经微微泛黄,上面一行行的唱词,记录着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生活的变化,内容有国家的新政策,也有关于结婚彩礼等百姓的身边事。快板词儿生动有趣,使广大群众在欢笑娱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为村民们所津津乐道。
    为了让宝贵的武安快板儿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近年来,前街的快板队把目光瞄准了娃娃们,队伍逐渐壮大。前街的快板队还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并获得了不少奖项。
    刘延兵说:武安快板到咱柏林,这个板儿比较快一点,我跟着刘更生一块儿,往下传这个徒弟,现在都叫师傅,现在徒弟有40多个,有30多的40岁的,最小的有18,19岁的,还有12、13岁的,有的小孩,我们可愿意让人家一块学了。
    武安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以武安方言为基础,常用比兴夸张等手法,形式活泼,语言风趣。练习快板,能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也是对武安地方文化的一种传承。
    李鑫喆说:以前我一直说不清话,说快板后让我口齿清晰,我会努力坚持,把武安快板发扬传承下去!
    李鑫喆妈妈刘艳丽说: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说的快板,同学们还说跟他一块儿学习。)
在采访结束之际,李鑫喆和刘宇轩穿上了古朴的长袍,打起了小竹板,道起了武安方言,为大家带来一段妙趣横生的小表演。
    李鑫喆+刘宇轩说:“竹板打,心里笑,新的一年又来到。祖国形势一片好,一带一路大步跑;党的政策是明灯。落实到位是方针,全国人民齐欢乐;欢渡新的元宵节;现在柏林了不得,都是小康好生活……”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冀ICP备08009218号-1|冀公网安备 13048102000201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0310-5660010  邮箱: 652228135@qq.com

GMT+8, 2024-4-25 12:38 , Processed in 0.084017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