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市文化惠农丰富农民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是一个丰收年,刚刚做完秋收农活的午汲镇大贺庄村民们,聚集在村民中心宽阔的大院内,放起音乐,和着鼓点,扭起了秧歌,跳起了舞蹈,欢声和笑语激荡在村子的上空。这是大贺庄村委会组织的第七次文艺演出。

    大贺庄有2000多口人,富裕起来的村民在村委的支持下,建起一支文艺队,参与人数有300多人。

    武安市大贺庄村支书刘林生告诉记者,这两年群众集体这块收入高了,群众收入也高了,所以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计划每年投入10—15万块钱,把群众文化意识都调动起来。

    在洪山村的一户农家院里,一群喜爱听平调落子戏曲的人观看着由洪生平调落子剧团的演员敲着班鼓、拉着二胡、唱着平调落子曲段,每到精彩之处都可以听到群众鼓掌的声音。

    洪生平调落子剧团是2007年由洪山村本村和其他村的一些业余爱好唱平调落子戏曲的群众组团的,人数由原先的几人发展到如今50多人。洪生平调落子剧团经常下乡到山区偏远的村落免费为村民演出,丰富当地村民的文艺生活。每年免费下乡为农民演出200多场次。

    洪生平调落子剧团演员李志梅对记者说,那个时候组织个班子不容易,现在生活好了,村里组织成团了,到外地演戏也多了,生活也特别充实。我们要多演戏、多排戏,把我们平调落子剧种一代一代传下去,发扬下去。

    近年来,我市在抓好经济建设、搞好文化建设的同时,富裕起来的农民鼓起口袋不忘“武装”脑袋,村里建起图书室、阅览室,学科技、学文化等做新一代农民。他们自发组织舞蹈队、歌唱队、民间小戏团、小吹唱班等上千个文艺团体,变过去的逢年过节才有的娱乐活动,到现在的每天早晚欢聚、一起娱乐。他们用最质朴的文化活动抒发着新时代农民的幸福和对党、对祖国的热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冀ICP备08009218号-1|冀公网安备 13048102000201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0310-5660010  邮箱: 652228135@qq.com

GMT+8, 2025-4-21 00:15 , Processed in 0.087656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