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鑫 通讯员王海波 韩雷) 按照新的城市规划,未来几年,武安市将围绕“繁荣舒适、和谐宜居、山水魅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快中等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晋冀鲁豫四省交接区域次中心城市”和“冀中南以现代装备制造、精品钢材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山水生态宜居城市”。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该市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即:将上团城、午汲、康二城、北安庄、武安等5个乡镇纳入中心主城区,形成北至北洺河、南至南洺河、西至石林高速、东至永峰线的大中心城区,使之成为全市域城镇发展的核心区域;依托邯沙线和磁左线,形成沿北洺河(包括8个乡镇)、南洺河(包括9个乡镇)两个城镇发展带。以中心城区和重点镇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全市城镇化进程。到2015年,使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按照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5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目标,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一是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按照“东接西扩南延北拓中改”发展战略,优先推进总用地面积47平方公里的东部、西苑、洺湖“三大城市新区”建设,扩张城市规模,提升承载能力;二是加快城市旧改步伐,重点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设,3年内再拆迁100万平方米、新建400万平方米,促进老城更新。到2015年,使城市人口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实现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兴中等城市建设目标。
加快镇村整合建设步伐。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快磁山、阳邑等重点镇和兰村、白沙等中心村建设。通过主城区的扩张和辐射带动,加快环城卫星城打造;通过产业园区支撑,提升中心镇建设水平;通过重点扶持、财政倾斜,改善山区基础条件;积极推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按照产业支撑、产城互动发展思路,重点加快武安工业园区、青龙山工业聚集区和南洺河冶金工业聚集区的建设,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实现经济倍增、提高非农产业率和推进城镇化提供保障。打造山水魅力特色。在加快中心城区周边企业“退城进区”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城区绿网和生态水系建设,构建“三河(玉带河、护城河、南洺河)穿城”、“四湖(洺湖、西岭湖、八一湖、白鹤湖)点缀”、“五林(西苑、东山等五个千亩林地)环城”的山水景观系统。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建立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平台,形成资源共享、服务高效、反应快速的综合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途径。规范和延伸“5612345”市长热线和“12319”城建便民热线二级网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